恒指2024年全年漲逾17% 小米、攜程、美團領漲藍籌股
在剛過去的2024年,恒生指數上升3012點,漲幅為17.7%,這是其5年來首次錄得年度升幅。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以下稱“國企指數”)及恒生科技指數(以下稱“科技指數”)表現更佳,分別錄得26.4%及18.7%的升幅。
83只恒生指數成份股中,44只于2024年錄得升幅,其中小米集團—W(1810.HK)、攜程集團—S(9961.HK)、美團—W(3690.HK)等中資股牛氣沖天,全年分別上漲121.2%、94.5%和85.2%,位居藍籌股升幅榜前列。
小米成為2024年“藍籌王”
2024年,以恒生指數為代表的香港股票市場終結了連續下跌4年的歷史紀錄,錄得2019年以來首次年度升幅。
恒指公司發表的2024年市場總結報告顯示,恒生指數在第一季度錄得年內低點,接著出現反彈并升至逾兩年半的高點,其后回落。市場上升期間正值多個因素的出現,包括內地推出支持政策,以及美聯儲減息等。2024年,恒生指數累計上升了17.7%,國企指數及科技指數分別錄得26.4%及18.7%的漲幅。內地上市和跨市場指數方面,恒生香港交易所滬港通中國企業指數及恒生A股通300指數分別上升23.7%及14.3%。
值得一提的是,在83只恒生指數成份股當中,44只于2024年錄得漲幅,占比超過五成。其中,中資股表現出色,小米集團全年累計漲幅達121.2%,成為港股2024年“藍籌王”。攜程集團、美團在2024年持續走強,全年分別上漲94.5%和85.2%。此外,中國宏橋、吉利汽車、中國聯通、中芯國際全年累計漲幅也均超過60%。
招商證券表示,看好小米集團中長期市值上升空間。小米作為全球頭部的手機品牌商,積極推進高端化戰略及國際化擴展,看好公司未來手機份額擴張及產品結構優化;同時,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臺,自研自產能力持續增強,成長空間廣闊;互聯網業務有望持續穩健增長;汽車業務毛利率表現持續超預期,2024年順利完成全年交付、智駕技術、銷售網絡等所有全年目標,伴隨后續車型矩陣持續完善及生態鏈的協同效應,其認為公司有望躋身國內新勢力第一梯隊。此外,小米持續加大AI、OS、芯片的底層技術研發及AI終端應用拓展,AI技術有望全面賦能人車家全生態;新零售模式持續延伸,預計5年時間在海外開1萬家小米之家,全球化發展進入“模式出海”新階段。
在恒生綜合指數中,大型股上升18%,領先中型股(+11%)及小型股(-0.1%)。在恒生綜合指數的行業指數中,資訊科技業表現最佳,上升43.3%,其后為能源業(+24.5%)及電訊業(+20.6%)。醫療保健業則是表現最差的行業,錄得20.1%跌幅。
恒生滬港通大灣區綜合指數上升15.7%,在區域、行業、主題和因子及策略分類指數內,表現較佳的分別是深圳-東莞-惠州(+23.5%)、金融業(+23.8%)、新經濟(+19.3%)及質量成長(+23.4%)。
主題指數方面,恒生港股通銀行保險指數(+29.2%)及恒生滬港通中國新基建指數(+27.5%)分別是“香港上市”及“內地上市和跨市場”當中表現最佳的指數。
截至2024年底,被動式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的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約756億美元(+14.7%)。與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掛鉤的交易所買賣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分別為236億美元(+13%)、51億美元(-6.3%)和196億美元(+20.6%)。
券商:港股中長期配置價值較高
展望2025年,多家券商普遍認為,未來港股或仍呈現震蕩格局,但其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水平,中長期配置價值較高。
中泰國際預測,基準情況下,預計恒生指數2025年盈利增長5.0%,風險溢價7.5%,給予2025年年底恒生指數的目標價為20300點,全年高低波幅在16700點至23500點之間。最樂觀情況下,若中央財政兜底直接補貼地方政府及居民收入,有力托底地產止跌回穩、刺激通脹回升、扭轉居民未來收入和就業預期,預計恒生指數2025年內有望高見23500點。最悲觀情況下,若美國全面提高對華進口商品的關稅,疊加對華產業及金融投資限制升級,同時國內政策維持重生產/投資、輕消費的應對政策,恒生指數可能下探至16700點。
中金公司則預計,在基準情形下,2025年的港股市場將繼續面臨震蕩,盈利增速預期在2%—3%左右。盡管如此,在樂觀的情形下,若能完成必要的財政刺激并鼓勵企業和個人的加杠桿行為,盈利增速可望達到6%—7%。這將有助于恒生指數在下一個階段走高,目標在22000點至24000點區間的波動。
銀河證券認為,總體上,2025年港股有望在寬幅震蕩中上行。基本面方面,在一攬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的支持下,港股盈利能力有望增長。流動性方面,海外流動性受美聯儲降息放緩壓制。同時特朗普上任后,若執行強硬的貿易政策,則外資可能因風險偏好下降而流出港股市場。國內方面,貨幣政策將適度寬松,南向資金有望加速流入港股市場。估值方面,港股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水平,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投資策略上,中泰國際建議關注以下幾條主線:一是高分紅穩定資產:國企改革及市值管理新規落地,利好股息率較高、自由現金流較穩定的如公用事業、通信、能源等板塊,以及部分順周期的內銀及內險;二是政策刺激下的結構性機會:關注能源電力、交運、環境基礎設施、工業等設備更新領域,以及家電、消費電子等消費品更新領域。國產替代相關科技硬件、云軟件等領域有望在“新質生產力”政策支持下跑出;三是挖掘周期性向上帶來Alpha回報:消費降級和體驗型消費盛行下,利好OTA龍頭平臺。受美國加征關稅影響較小、品牌護城河較深、海外收入占比較高的細分行業龍頭。此外,關注受益于必選消費韌性的部分業績穩健且分紅能力提升的食品飲料龍頭,主打性價比、平價快銷且具有成熟品牌力的可選消費股。
中金公司建議在市場低迷期逐步布局,在市場亢奮之際適度獲利,轉向行業結構性配置。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一是行業供給和政策周期出清的板塊,例如互聯網及部分消費服務、家電、紡織等;二是政策支持明顯的領域,如家電和汽車行業的以舊換新政策;三是穩定回報的國企高分紅股票。
銀河證券表示,綜合考慮估值水平、分紅能力、業績增速、投資者倉位等因素后,2025年恒生綜合行業指數中,預計投資價值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非必需性消費、公用事業、資訊科技業。配置方面,第一,在國內擴內需、穩消費等政策刺激下,當前估值水平相對較低的港股消費股有望上漲。第二,科技板塊依然具備較高投資機會,尤其是人工智能、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同時,新質生產力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日漸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第三,在海外不確定因素擾動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