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要求規范小額貸款公司(下稱“小貸公司”)經營行為,明確了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范圍及貸款集中度比例要求,優化單戶貸款余額上限標準,突出小額、分散的業務定位;嚴禁出租出借牌照等違規“通道”業務;規范外部融資,嚴格“1+4”融資杠桿倍數指標,明確小額貸款公司發行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條件。
網絡小貸公司單戶貸款余額上限正式落地
具體來看,《辦法》明確,小貸公司可以發放小額貸款,進行商業匯票承兌、貼現,不得發行或者代理銷售理財、信托、基金等金融產品,不得購買除固定收益類證券以外的金融產品。
2024年8月23日至9月23日,金融監管總局曾就《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相較征求意見稿,《辦法》在小貸公司的業務范圍中刪去了“與貸款業務有關的融資咨詢、財務顧問等中介服務”一條。
在貸款集中度方面,《辦法》強調,小貸公司對同一借款人的各項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其上年末凈資產的10%,對同一借款人及其關聯方的各項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其上年末凈資產的15%。
同時,相較2020年原銀保監會出臺的《關于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辦法》新增了網絡小貸公司的單戶貸款余額上限要求,明確網絡小貸公司對單戶用于消費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對單戶用于生產經營的各項貸款余額不得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在公開征求意見階段曾對此作出回應。該負責人指出,對網絡小貸公司設置用于消費的貸款余額上限的主要考慮在于,堅持同類業務同一監管標準的功能監管思路,防止監管套利。而對用于生產經營的各項貸款余額的上限規定則是考慮到純線上業務的風險特征,網絡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銀行業同類貸款定義等因素。
該負責人指出,在起草過程中,金融監管總局就上述規定向行業開展了調研和數據測算。從調研和測算結果看,兩項標準與行業當前的貸款金額分布情況基本相符。
為確保相關規定平穩落地實施,《辦法》設置了兩年政策過渡期。《辦法》出臺后,對目前單戶金額超過上限的存量貸款,到期自然結清;對貸款到期后有續貸需求的客戶,引導網絡小額貸款公司在過渡期間逐步調整單戶金額,穩妥實現資金接續“軟著陸”。
小貸公司經營行為“負面清單”更集中
《辦法》還將此前征求意見稿中分散于融資渠道、放貸資金來源等條款中的禁止性行為進一步集中至小貸公司經營行為的“負面清單”,即明確要求小貸公司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通過地方各類交易場所、私募投資基金融資;
(二)使用合作機構的預存保證金等資金發放貸款;
(三)出租、出借牌照,為無放貸業務資質的主體提供放貸“通道”;
(四)協助無放貸業務資質的主體申請金融屬性字樣網站、移動應用程序(APP)和小程序等備案;
(五)向無放貸業務資質的主體轉讓或變相轉讓本公司信貸資產,不良信貸資產除外;
(六)法律、行政法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禁止的其他行為。
在融資渠道上,《辦法》明確了小額貸款公司放貸資金來源限于自有資金與外部融入資金。其中,小額貸款公司可以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形式融資,也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形式融資。
在融資杠桿倍數層面,《辦法》延續了此前《通知》“1+4”的有關規定,但對凈資產的時間范圍作出進一步明確,即要求小貸公司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形式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其上年末凈資產的1倍;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形式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其上年末凈資產的4倍。
小貸公司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需經省級地方金融管理機構同意,同時具備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和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信譽良好,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監管評級良好等條件。小貸公司發行債券,除滿足前述條件外,還需具備經營管理良好、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的條件,并經省級地方金融管理機構同意。
不得冒用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名義實施催收
《辦法》還要求強化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細化關聯交易管理要求,明確不良貸款劃分標準,并對小額貸款公司放貸資金實施專戶管理。規范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業務系統,應滿足全流程線上操作、風險防控體系健全、符合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等條件。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對合作機構落實名單制等管理。
消費者權益保護是《辦法》的重要內容,《辦法》對小額貸款公司信息披露、風險提示、營銷宣傳、客戶信息采集使用等作出規范,并強化對違規和不正當經營行為的負面清單監管。例如,《辦法》明確,小額貸款公司開展營銷宣傳、發放貸款時,不得面向未成年人推介辦理貸款或者以大學生為目標客戶定向宣傳信貸產品,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不得違反借款人意愿,搭售商品、服務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
在催收環節,相較征求意見稿,《辦法》還進一步明確了小額貸款公司及其合作催收機構不得冒用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名義實施催收。